中國,40年改革開放波瀾壯闊;中國,40年改革開放滄桑巨變。翻讀這部厚重的歷史,每一章每一頁,都鐫刻著求索與抗爭、奮斗與崛起、變革與發展、思考與前行。人們無不盛贊:凝視中國,如同欣賞一幅精心創作的宏大畫卷,無論局部還是整體,總有著升騰不息、磅礴浩蕩的氣勢。
1978年,改革開放前夕,著名詩人艾青寫下了激情澎湃的長詩《光的贊歌》,抒發出了一個民族告別過去迎接光明的美好期盼。他寫道,我們的生命就是燃燒,我們在自己的時代,應該像節日的焰火,帶著歡呼射向高空,然后迸發出璀璨的光……讓我們以最高的速度飛翔吧,讓我們以大無畏的精神飛翔吧,讓我們從今天出發飛向明天,讓我們把每個日子都當做新的起點。
2018年,改革開放40周年前夕,習近平主席以精辟的闡述,贊頌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業績,表達了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期盼與決心。他說,40年來,中國人民勇于探索、真抓實干,憑著一股開拓創新的拼勁,一股自力更生的韌勁,把中國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中國的面貌、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中國的今天,是中國人民干出來的!
也曾低吟徘徊,今朝高歌猛進。站在人類進步的角度審視中國的改革開放,我們看到了什么?這,是歷史之問!
人類有史以來持續的經濟增長起自第一次工業革命。今天的經濟強國多數崛起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。人類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20世紀50年代前后。遺憾的是,積貧積弱的中國沒有分享到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。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僅僅用40年就補上了三次工業革命遲到缺席的這一課,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、世界第一貿易大國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,積累了3.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,人均GDP達到8500美元,涌現出一批世界級規模的大公司。中國追上了現代信息工業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的蓬勃浪潮,以致于法國《巴黎人報》連連驚呼:中國創造了世界奇跡!
也曾低吟徘徊,今朝高歌猛進。站在國企做強做優的角度審視改革開放,我們得到了什么?這,是發展之問!
世界范圍內的國有企業,肇始于二戰后。中國的國有企業,快速發展于改革開放40年。很大很強很有實力,這是國有企業給人們的第一印象。的確,改革開放以來,國有企業改革扎實推進,取得巨大成就,國有企業活力、競爭力、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,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提升,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不斷完善,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,國有經濟布局調整持續優化。進入新時代,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,改革步伐更加扎實穩妥,承擔起了新使命、展現出了新作為、做出了新貢獻。僅2018年上半年,中央企業就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.7萬億元,同比增長10.1%;實現利潤8877.9億元,同比增長23%,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。
也曾低吟徘徊,今朝高歌猛進。站在中國石油高質量發展角度審視改革開放,啟示了我們什么?這,是時代之問!
中國石油的長足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折射,是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開放的生動縮影。在改革開放40年征程中,中國石油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歷史性蛻變。從1978年產量突破1億噸,到1998年成立集團公司,再到2018年闊步邁向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,中國石油在改革開放的大潮里劈波斬浪,堅定前行。
從改革的角度看,包括中國石油在內的油氣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建成,探索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石油工業管理體制,石油工業的對外開放實現了中國企業全面參與國際油氣資源的配置,石油工業規模實現跨越式提升,石油工業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,初步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石油石化企業,形成了新時期石油精神等。
企業經濟實力、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。數據顯示,截至2017年年底,中國石油資產總額達到4.1萬億元,當年實現營業收入2.34萬億元,占央企的1/11;上繳稅金超過7000億,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7%。2018年,中國石油品牌價值達到312億美元,位居世界500強榜單第4位。根據福布斯公布的2017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,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市值為2045億美元,與五大國際石油公司相比,僅低于埃克森美孚。天然氣產量不斷增長,過去10年間天然氣供應量增長一倍多。先后完成了從無鉛汽柴油到國Ⅴ的車用汽柴油質量升級。積極開展地熱能、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。深度參與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(OGCI),開展油氣行業低碳發展路線圖研究。保障民生供應和應急響應,關注民生,落實國家減貧計劃。
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和機制。中國石油經歷了石油工業部、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、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發展階段。2017年12月19日,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公告,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”完成改制并更名。公司制改制對中國石油意義重大,有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,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,實現企業治理體系和管控能力的現代化。推動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立,真正實現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機統一。公司制改制實現出資人所有權和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,賦予企業獨立的法人財產權,促使企業真正成為依法經營、自負盈虧、自擔風險、自我約束、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,著力激發企業內生活力,切實轉換經營機制,實現更好更快發展。
科學制定新時代公司的發展方針、戰略和目標。從跨國企業集團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、世界水平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到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,中國石油的發展戰略和目標與時俱進。2015年,在新一屆黨組的科學部署決策下,中國石油踏上新的征程,堅持穩中求進,提高質量效益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2016年,在2005年的資源、市場、國際化戰略基礎上,又提出大力實施創新戰略。2015年,中國石油提出“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”發展目標。2016年明確實現這個目標,大體分“兩步走”:第一步,到2020年,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建設邁上新臺階。規模實力保持世界一流水平,經營業績、國際競爭力達到國際大公司先進水平,在做強做優上走在央企前列。第二步,到2030年,建成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。
公司規模實力保持領先,經營業績進入國際大公司前列,全球配置資源能力持續增強,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公司治理體系和管控能力實現現代化國際化,員工素質和收入進一步提升,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,成為全球受尊敬的企業。
改革創新提效率增活力、管理水平大幅提升。歷史上,在中國石油改革和管理的辭典里,不乏“五包五定三保”“經營管理”“節約挖潛”“提質增效”等詞語。2017年,中國石油改革的亮詞則是“持續深化”。集團公司及151家所屬全民所有制企業公司制改制完成,海外油氣業務體制機制改革有序實施,工程技術業務專業化重組基本完成,中油工程、中油資本成功上市,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改革試點持續深化,內部油氣產品和服務價格機制進一步理順,首批礦權內部流轉進展順利。繼續實施開源節流降本增效。全面落實12個方面38項措施,全年增利217億元。統籌推進四項專項工作,73戶虧損企業中46家實現扭虧;41家僵尸及特困企業得到處置,法人戶數壓減255戶,有息負債下降144億元,全面完成國資委考核目標。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穩步推進,“三供一業”分離移交達到82%。
加強企業黨的建設筑牢了企業的“根”與“魂”。中國石油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,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近幾年,中國石油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,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和優良傳統,不斷加強企業黨的建設,打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堅強柱石,努力建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骨干力量。將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行動上,抓作風、倡廉潔、強隊伍,重塑中國石油風清氣正良好形象;將全面從嚴治黨融入到弘揚石油精神中,傳承石油精神紅色基因,凝聚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;將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體現到改革發展工作中,做強做優做大中國石油,打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堅強柱石。特別是,明確了黨建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定位,把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納入企業改革“1+N”總體框架;把黨建工作總體要求寫入公司章程,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,黨建質量全面提升。
從開放的角度看,經過25年的艱苦努力,中國石油“走出去、走進去、走上去”,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,優質高效推進海外油氣合作,加快提升創新力競爭力, 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羽化蛻變,走向了一個個全新領域, 五大油氣合作區、四大油氣戰略通道和三大油氣運營中心,赫然出現在了世界油氣版圖。中國石油實現了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、從弱到強的歷史跨越。
中國石油從敞開自家之門到推開他人之門,從資本輸入到資本輸出,從單一領域到多個領域,構建了特色運營模式和國際化風險管理體系,闖出了一條國有企業開放合作的新路子。國際合作的地域和業務范圍不斷擴大。國內合資合作遍及石油工業各個領域。海外合作區域已擴展到非洲、中亞—俄羅斯、亞太、美洲和中東地區等世界主要油氣資源富集地;業務范圍涉及油氣勘探開發、煉油化工、油氣貿易和工程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。國際合作的方法和手段更加靈活多樣。積極參與各類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,密切跟蹤國際石油技術發展趨勢,實現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引領的轉變。1997年10月,中國石油在北京成功舉辦第十五屆世界石油大會。2017年成功主辦“一帶一路”油氣合作圓桌會議,在國際石油界和資源國政府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。
中國石油充分利用“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”,堅持穩健發展方針,建成五大油氣合作區、四大油氣戰略通道和三大油氣運營中心,國際油氣合作實現歷史性跨越。正確的發展戰略是海外油氣合作制勝的關鍵。1991年中國石油把跨國經營作為三大戰略之一,1993年海外勘探開發正式起步,2011年建成“海外大慶”,2018年海外油氣合作保持穩健發展勢頭,效益大幅提高。從北非等傳統資源國邁向北美及澳洲等能源高端市場,從投資常規油氣項目擴展到油砂等非常規油氣項目,從立足上游延伸至下游的煉油、貿易倉儲等油氣全產業鏈,為我國實現資源進口多元化、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。2018年,中國石油提出優質高效發展海外業務,打造國際油氣合作利益共同體,深度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推動國際油氣合作向更寬領域、更深層次、更高水平發展。
中國石油從“小舢板”到“大艦隊”,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、提升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,堅持“全面合作、互利共贏”,中國石油企業成為國際能源市場的領頭羊,并保持了突出的安全環保業績。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中國國家石油公司通過油氣合作,使得一批發展中國家的油氣產量穩步增長,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,也提升了其在所在地區和全球的形象地位。中國石油喚醒年逾百年的秘魯塔拉拉油田;在哈薩克斯坦肯基亞克油田建成數百萬噸的產能;幫助資源國建立完整石油工業體系;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造福當地民眾。“走出去”25年,中國石油累計為資源國創造了10萬多個就業崗位,海外業務公益事業投入總額超過4億美元,200多萬人直接受益。在中東等地區為保護自然環境,中國石油不遺余力。
國際合作形成了完整的油氣業務鏈,帶動服務業務“走出去”;依靠自身“一體化”優勢,成熟配套技術與海外實際相結合,為海外油氣業務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。中國石油海外合作中,把國內數十年形成的成熟配套技術與海外實際相結合,通過創新,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石油特色的海外先進適用十大油氣勘探開發技術,一個個驚人的成果彰顯了中國石油的技術實力。中國石油形成了一套融合國際慣例和中國石油特色的“五化”管理模式,即“全球化思維、差異化定位、專業化管理、一體化運作、本地化立足”,帶來了高效率和高效益。
培養造就了一支精干高效、拼搏奉獻的國際化人才隊伍,成為海外油氣業務的中堅力量;傳承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,實現了石油精神與國際化管理實踐的有效融合。“走出去”海外隊伍越來越壯大,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。截至2018年7月底,海外中外方雇員11萬多人,其中海外中方員工近2萬人,當地和國際化雇員近10萬人。中國石油造就了一批富有激情、能力突出、踏實認真的海外員工隊伍。弘揚石油精神,海外員工擁有了攻堅克難、應對風險、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。以蘇永地、王貴海、李新民、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等為代表的海外英模群體,踐行著匠心、探索、創新、擔當和進取的奉獻精神。
改革不惑年,開放無止境。從1978到2018,風起云涌、大浪淘沙,潮起東方、天高海闊。在改革開放新的征程中,中國石油從歷史的縱深走過來,沿著未來的通衢再出發,百萬石油人正迎接史詩般新的偉大變革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