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良“亞健康” 激活“低迷井”
截至11月20日,克深5-4井在加砂壓裂改造施工后獲得高產氣流,折日產天然氣60.88萬立方米,無阻流量超過改造前的10倍。
庫車山前是天然氣的富集區,是塔里木油田建設300億立方米大氣區的主陣地。但地質條件復雜,高溫高壓超深,發育巨厚膏鹽層,儲層致密程度猶如磚頭,天然氣裂縫不發育,儲層屬于低孔低滲的“亞健康”狀態,單井自然產量低,建井周期長,只有通過儲層改造深加工,才能使井口“脫貧致富”,實現氣藏的效益開發。
面對庫車地區復雜的地質情況,塔里木油田從引進、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,在深入探索中認識到過去的儲層改造、裂縫認識局限在近井筒,從而創新形成“遠探測+成像測井+地質力學”相結合的遠井裂縫識別評價技術,并建立以溝通遠井裂縫為目標的改造設計方法,最大限度地釋放了油氣藏上產增儲的潛力。
加砂壓裂是通過制造人工填砂裂縫連通微裂縫,相當于為油氣運移修筑地下高速公路。近年來,隨著勘探開發向超深儲層進軍,儲層物性越來越差,儲層縱向上差異大的難題凸顯,以往的籠統改造是對好產層和差產層的一刀切,使效益含金量大打折扣。
為實現精準改造,科研人員創新出“機械分層+軟分層”的體積改造工藝,由儲層2層段改造轉變為儲層4層段改造,多條大裂縫將儲層微裂縫連通起來,提高了油氣流動效率。克深1002井分四段進行加砂壓裂改造,日產天然氣74萬立方米,較克深10區塊的直井產量提高了8倍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塔里木油田精細近井裂縫品質分類,優選改造工藝,完善縫網酸壓、縫網壓裂兩套主體技術。對庫車地區共81口井實施了儲層改造,日產量和無阻流量平均提高3至10倍,改造2口或3口井增產的產量相當于1口新井的產量。
目前,塔里木油田持續深化超深井儲層精細研究,優化改造設計,攻關高性能分層封隔器,研究新型智能轉向材料,完善軟硬結合的復合改造工藝,實現儲層多段分層,為建設300億立方米大氣區提供技術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