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中和LNG
日前,俄氣向歐洲交付了首船碳中和液化天然氣(LNG)。該船自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出發,最終到達英國威爾士港口,由殼牌接收。
據悉,這是歐洲接收的首船碳中和LNG。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有多船碳中和LNG進行了交易。業界普遍認為,這是化石能源行業逐步推進零碳排放轉型的直觀表現。那么問題來了,什么是碳中和LNG?
知識點:碳中和LNG指的是天然氣上游開采、處理、液化、運輸、再氣化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其他形式完全抵消,實現碳的零排放。
碳減排市場需求旺盛
數據顯示,雖然LNG仍為化石能源,但相較于煤炭,天然氣的碳排放量平均要低45%~55%,比石油的碳排放也要低很多。截至目前,全球油氣巨頭大多已公布了碳中和目標,表示將大幅降低產品碳排放強度,投資天然氣項目和新能源項目。同時,全球主要經濟體也相繼公布氣候目標。在此情況下,未來幾十年,全球LNG需求將持續增長,碳中和LNG的市場需求將“水漲船高”。
那么如何實現碳中和
計劃生育年代,國家鼓勵少生孩子多種樹!現在國家鼓勵的是多生孩子多種樹!但是光靠種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,還需要高科技!那就是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,先收集二氧化碳,再分離出碳,最后集中封存。
從2016年到2019年,全球來自煤轉天然氣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為4億噸,相當于這一時期碳排放總增量的25%。從現實的角度看,能源轉型的當務之急是退煤步伐加快。在全球能源結構中,天然氣每替代1個百分點的煤炭,將減少碳排放兩億噸。
中國的碳中和之路
2020年9月22日,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!但實現的難度也可想而知!
拿煤開刀!目前,我國終端用煤比例是29%,世界水平僅為10%。我國目前煤電比例為62%,世界水平僅為36%。我國城市天然氣普及率為72%,縣城只有44%。天然氣仍將作為改善空氣質量和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現實途徑,發揮重要作用。
《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》表示,碳中和將使天然氣在能源轉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中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從5.9%提高到8.5%,暫時還未完成,所以在“十四五”期間,天然氣的消費比例還要增大,天然氣需求量也將增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