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,在位于定海工業園區的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長宏國際”)碼頭邊,一艘全球最大的液化氣運輸加注船已經完成建造安裝工程,正進行碼頭系泊試驗掃尾工程,為下一步出海試航做準備。
這艘船可裝載2萬立方米液化氣,是“長宏國際”為挪威船東公司打造的第二艘同類型船舶。“自從攻克了550噸級大型液罐轉向技術難點后,在建造液化氣運輸加注船方面,我們擁有了更多的經驗和技術。”公司項目經理汪曉敏說。
自進軍液化氣造船領域以來,“長宏國際”通過加快實施“轉型升級”戰略,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,去年10月、12月和今年1月分別交付兩艘7500立方米、一艘2萬立方米液化氣運輸加注船。今年上半年,第四艘液化氣運輸加注船可實現交付,將形成品牌效應,助力企業獲得更多訂單。
汪曉敏口中的大型液罐轉向技術,是液化氣加注船設備安裝中需要攻關的一個重要技術難點。數百噸重的液罐要轉向90度后再吊裝上船安裝,如何利用企業現有設備設施,在節約成本、確保安全的基礎上一次性吊裝成功?在省市區科技部門的支持下,“長宏國際”與浙江海洋大學等高校及研究機構利用項目“揭榜掛帥”等途徑,實施關鍵建造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,最終形成了550噸級以下利用橫撐梁吊裝轉向和550噸至900噸級利用軸線車轉向的液罐整體轉向技術方案。
“設計方案通過了浙江海洋大學強度計算,2020年至今連續成功實施10多個液罐整體轉向。”公司研發部技術人員李川江告訴記者,新的技術讓企業在建造液化氣船舶上的施工效率有了大幅提升,還創造了在24小時內完成2個液罐從卸船、轉向到裝船結束的記錄。
依托技術攻關,進軍造船新領域。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,技術含量大、附加值高的液化氣運輸加注船已成為“長宏國際”近年來重點產品之一。“技術上的大投入,讓公司有了篩選優質客戶的能力。”“長宏國際”相關負責人表示,截至目前,公司已累計開展科技項目59個,其中省級重點科技項目1個,市重點科技項目1個,市級科技項目2個,一項項科研成果正在成為公司發展的基石。
在近幾年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上揚的背景下,“長宏國際”憑借質量和效率的贊譽度,在國內外修造船市場上也連獲訂單。據了解,2021年企業新接集裝箱船訂單20余艘,公司造船訂單已經排到2024年。(來源:舟山日報社)